编者按: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认真落实《推进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任务要求,推动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水平,为专利代理业务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协会于2023年开展了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推荐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参选文件566篇,经过初审、终审等评选环节,从机械、电学、化学三个领域共选出60篇典型案例。为进一步提高典型案例成果运用,协会将陆续择优推送获评典型案例撰写经验分享,供专利代理机构以及专利代理师参考借鉴。 注:典型案例评选结果以及往期典型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材料附在文末,可点击相应链接查看。
关于发明专利“绕障轨迹
规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单元和设备”(专利申请号202011309053 .3)的撰写经验分享
署名:张欣欣
所在机构:北京超凡宏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前言
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价值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成为重要任务。因此,展示各个领域的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对于提升专利代理师的作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撰写过程中代理师对于技术方案的思考、申请文本的布局构思进行展示与说明,交流分享在专利撰写中有价值的经验,有助于行业内从业人员专利撰写能力的提升。
案件简介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获评案件“绕障轨迹规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单元和设备”(申请号202011309053 .3)主要采用轨迹规划技术,解决目前作业设备无法兼顾障碍物绕障与作业效率的问题。本案于 2020 年 11 月 19 日申请,未经审查意见答复,于 2022年 08 月 16 日授权公告。以下是本案撰写过程的经验分享,请全体代理师及其他行业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一、以质量为导向开展专利代理工作
撰写前
(一)了解宏观布局 对接创新主体需求,规划保驾护航战略 以专利运营为目标,助力专利转化运用 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的政策引领下,植保无人机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截至2021年,中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达到了约16万台,作业面积累计超过18亿亩次,使我国在防治作业面积上一跃成为全球首位。尽管如此,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植保无人机的实际应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智能设备的控制技术尚难以充分适应该地区的复杂地形条件。然而,这种复杂的作业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亟待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提升农业作业效率的需求。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并借此契机提高植保无人设备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拓宽市场规模,申请人以专利运营为目标,致力于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具体而言,本案文本的撰写不仅要体现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更需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入理解客户在复杂地形下的技术需求和产品创新布局,从而助力专利技术的有效转化运用,推动植保无人机行业在应对复杂地形挑战时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提炼交底书发明点 理清行业技术链条,深入了解技术前沿 掌握行业技术语言,与发明人有效沟通 申请人鉴于植保无人机的实际应用场景,着重于解决工程约束和技术产品化进程中的障碍物规避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一是利用高精度定位设备预先标定并避开障碍物,二是通过机载传感器实时感知并绕过障碍。然而,考虑到特定阶段的植保无人机需沿作业路径作业且保证足够覆盖度的要求,发明人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案,强调在特殊作业场景下的应用限制。 专利交底书中明确的两个核心方案是“绕障方案”与“绕行方案”:前者采用耗散函数筛选出适合的绕障轨迹,后者分为中途绕行和末端绕行两个子场景,选择绕行方式依据无人设备在航线中的位置及其与终点的关系,以兼顾作业路径连续性和覆盖率。 综上所述,本案在深入研究无人机技术产品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技术可行性,精心设计了涵盖绕障策略与绕行策略在内的技术方案旨在提供更为实用、高效的植保无人机避障解决方案。代理师通过与发明人、专利工程师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系统梳理并细化了上述技术内容。
(三)检索现有技术
强化专利检索意识,提升专利检索能力 提高专利申请门槛,严把专利申请源头 在强化专利检索意识与提升专利检索能力的战略导向下,代理师深谙专利申请前期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发明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挖掘,从航线规划、复杂环境下的智能绕障策略以及耗散函数等关键技术特征出发,精心构建了针对性强、覆盖全面的检索策略和检索式。 实施检索后,代理师成功获取了若干关键对比文件,主要的现有技术为对比文件1(简称D1)及对比文件2(简称D2)。其中,D1公开了一种绕障路径的优化与筛选机制,其利用了一种计算函数进行路径的筛选。D2公开了一种无人设备的移动与控制方式。通过严谨的检索与对比分析,代理师进一步严格把控专利申请的质量源头,确保每一项提交的专利申请均具备较高的新创性和实用性,不仅符合国家不断提高的专利授权门槛要求,也有力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质量的整体提升。
撰写中
(四)投入足够时间 增加撰写时间投入,打造行业工匠精神 控制人均代理数量,保障服务质量导向 代理师收到本案委托后,首先对于技术交底书进行了技术方案的梳理,在完成与发明人电话沟通后,经3个工作日完成检索报告的作业。并结合检索结论明确主要发明点与次要发明点。经8个工作日完成初稿撰写。并提交审核老师进行审核。审核老师反馈修改意见后,代理师经1个工作日修改,反馈发明人初稿;发明人定稿后,2个工作日内反馈IPR初稿。本案从立案、检索、沟通、撰写发明人初稿至反馈IPR初稿,历时18个工作日。沟通与撰写时间规划较为合理。同时由于本案涉及客户新产品发布,内部审核的修改以及客户的修改均在1个工作日完成。在保证撰写质量的同时,为客户产品发布的时效性保驾护航。 (五)撰写足够页数 全面撰写实施方式,严谨描述技术细节 明确主题清晰表述,展现完整发明构思 为了体现发明人对于技术方案的创造性的思考、分析过程,说明书首先对发明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进行介绍【详见说明书[0079]段至[0088]段记载】。 对于能够执行本案方法流程的硬件设备进行了介绍。以便明确本专利软件流程与实际发布产品的关系【详见说明书[0089]段至[0100]段记载】。 进而,引出附图3,对本案核心的处理流程进行介绍。并且,由于本案涉及具体的应用场景,因此布局附图4对应用场景以及设计的主要概念,即作业设备200与多个作业航段(例如L0L1、L1L2、L3L4),进行介绍。 在完成了本案核心的处理流程与技术效果推导后。对于核心处理流程中“障碍物”如何识别,进行说明。由于本案在进行绕障的同时,需要考虑作业效率。因此提出了“作业覆盖度”的概念,来兼顾上述两个维度。为了对该技术概念进行说明,以附图5作为示例,进行直观的说明。 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发明人考虑到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障碍物的尺寸往往差异很大。而不同尺寸的障碍物对作业航段的选择也千差万别。因此,进一步对“第一待选航段”的选择方式进行介绍【详见说明书[0117]段至[0121]段记载及附图6】。 进一步的,为了对上述示例中如何进行作业航段的离散进行说明,给出了附图7的场景示意图,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 在图6的基础上,说明书继续对如何获取“障碍物范围”给出了实现方式【详见说明书[0124]段至[0134]段记载及附图8及附图9】。 进一步的,为了对上述示例中获得的多条“第一待选航段”进行选择,说明书继续布局了选择“第一待选航段”的机制。具体的,附图10给出了作业的主要流程。并且以图11的场景示意图,对作业设备如何基于位置偏离值来确定合适的航段进行直观说明。 在图3的基础上,图12对步骤320进行一步的说明。其目的在于体现作业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会重复地确认作业航段上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中断绕障航段地持续规划。相应的,图13为体现作业设备完成绕障后,如何回归当前作业航段的场景示意图。 最终,由于本案的技术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作业设备位于某一作业航段的中段或末端。因此布局图14,对于上述两种情况,本案的不同的处理机制进行说明。从而比较完整的对本案完整的流程、与应用场景的关系进行介绍。 综上所述,本案说明书撰写中即考虑了各个应用场景下,下位技术手段的布局。又通过布置各个示例的场景示意图,对本案中无人设备面临的场景情况、绕障结果进行示例性展示,提高阅读便利性。 (六)合理布局权利要求 回归专利制度初衷,有力保护有效维权 根据实际技术贡献,划定保护范围界限 1.权利要求保护主题的布局 由于客户的产品涉及无人机、无人车等多条产品线,考虑到主控单元可以作为独立模块在不同产品上拆卸、组装,因此,在原有传统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的基础上,单独增加了保护主题“作业设备控制单元”,以便与客户的产品形态进行对应。 2.独立权利要求1的撰写角度 为了贴合前述的技术问题与权利要求的布局思路,独立权利要求1的描述,应同时体现“中途绕行”与“保证成功绕障的同时提高作业的覆盖度”。因此,通过限定条件:在末端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条件下,以及“末端距离”的定义,来体现“中途绕行”这一场景。同时,通过引入“第一待选航段的作业覆盖度”概念,来将绕障路径的选择与作业的覆盖度关联起来,以实现前文定义的技术效果。 3.从属权利要求的布局思路 从属权利要求分别对核心方案中涉及的技术特征的下位方案、本案产品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布局。具体的,从属权利要求2用于对如何获得“多条第一待选航段”,进行下位布局;从属权利要求3用于对如何获得“障碍物范围”,进行下位布局;从属权利要求4用于对如何获得“第一待选航段的作业覆盖度” ,进行下位布局;从属权利要求5用于对如何获得“作业设备的中途绕障轨迹” ,进行下位布局;从属权利要求6用于对“作业设备位于当前作业航段的末端”这一应用场景对应的处理流程进行补充限定。 综上所述,本专利在检索与撰写阶段,基于检索结果、交底书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充分分析,明确交底书中最能够体现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同时在权利要求表述中将独权的技术方案与植保无人设备的使用场景进行有机结合。最终,获得了较为合理的保护范围。
撰写后
(七)完善质检机制 严格质量流程管理,机构内部多级质检 协同创新主体审稿,及时反馈随时沟通 本案在完成发明人初稿撰写后,提交给部门审核老师进行发明人初稿返稿前的审核,审核重点在于:1、是否基于客户质量标准进行检索;2、检索结论是否与当前申请撰写逻辑匹配;3、权利要求布局是否合理;4、说明书布局是否充分。5、返稿文本中是否包含能够辅助发明人进行高效审核的提示信息。 本案在完成IPR初稿后,提交给部门审核老师进行IPR初稿返稿前的审核,审核重点在于:1、是否基于发明人修改意见进行了全文修改;2、返稿文本中是否包含能够辅助IPR进行高效审核的提示信息。 本案在递交转档前,由代理师将待递交版本提交形式审查工具审核,并经内部非正常排查系统排查。
审查中
(八)全面考虑答复方案 权衡保护与授权,谨慎制定答复策略 避免不必要限缩,实现专利保护目的 由于本案客户的技术方案,通常与设备的具体应用场景具有较强的结合关系,例如本案的绕障轨迹与植保作业任务,在技术效果的推导上,有直接关联。因此,代理师在前期检索过程中,结合对比文件,对本案的发明点与技术效果进行梳理时明确如下撰写原则:技术方案的各个保护范围的描述应与应用场景进行关联,从而使得申请文本的保护范围合理,且与客户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更加贴合,从而为审查答复构建有层次的答复空间。 进而,在具体撰写过程中,代理师结合上述原则与发明人、IPR针对主要发明点、次要发明点进行了充分沟通。不仅明确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同时也对说明书中涉及产品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技术涉及细节,结合具体的文本示例与附图进行了充分说明。 本案申请初稿撰写后,基于发明人、IPR的审核反馈,进一步明确了较为合理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因此,本案申请在递交后,实质审查未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行缩限修改。因此,授权版本的权利要求范围较为合理,与客户产品的实际产品的处理流程、应用场景结合较为紧密。通过充分沟通与高质量的撰写,使得本案的保护范围在保护与授权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二、科学定价 推动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代理定价机制,提升行业层次 建立以质量为标准的代理师收入新模式,吸引优质人才 对于本案客户,结合客户所处领域、知识产权的整体交付需求与目标。确定该客户的新申请案件匹配我司高质量案件交付方案。因此,基于我司高质量案件交付方案,首先搭建领域匹配的代理师团队。进而通过交付前期的沟通,确认交付质量标准与代理师撰写指引。最终将涵盖交付代理师团队、作业标准的项目方案作为以质量为导向的定价基准。 针对高质量案件交付团队设置准入机制: (1)代理师在相关领域客户获得一定等级或得到正面反馈,由项目负责人选拔推荐。 (2)每半年进行一次人员准入评定。 针对高质量案件交付团队设置退出机制: (1)基于客户有效投诉、员工自愿可退出项目团队。 (2)代理师在一个自然年内,交付案件量低于团队基本要求,原则上退出项目团队。 针对高质量案件交付团队的奖金激励规则: (1)季度返稿数量超过目标量,代理师可参与奖金激励。 (2)当季度内各月返稿高质量案件超过目标量,当月可获得奖金激励。 (3)年度案件盘点,基于代理师的交付数量与特殊贡献基于项目奖金。 进而基于代理师的准入、退出机制,高价值专利撰写的奖励机制,构成以质量为标准的代理师收入新模式。 三、培育高端专利服务 开拓国际视野,提前规划海外布局 拉通行业链条,打造金牌服务机构 在构建全球视野,积极筹备海外专利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金牌服务机构。搭建专业服务团队时,与客户紧密合作,明晰竞争对手态势及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信息,以此为基础,对检索报告提出精细化、量化的维度标准和关键词选取要求,旨在确保在专利案件的早期检索阶段,能够全面、精准地将技术方案涉及的技术演进路径、产品特征以及潜在经营风险等关键要素及时传达给发明人和知识产权管理团队。 通过深化市场理解与精准检索分析,我们在进行专利案件布局时,不仅严把撰写质量关,更进一步拉通行业链条,结合高屋建瓴的技术发展趋势、产品规划蓝图及企业运营风险评估等多维度考量,为每一个专利案件提供前瞻性的海外布局策略建议。这一系列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专利价值,更能有效助力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抢占先机,稳健拓展海外市场。 四、本案代理心得总结 好的专利源于创新且结合市场需求。申请人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无人机领域的经验,创造出独特且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具备高度专利性的发明点。撰写专利时,充分的检索与沟通至关重要,需获取研发、法务的专业意见,确保权利要求布局合理并结合产品实际应用。撰写时应兼顾技术、专利与市场视角,使专利充分地反映产品的创新优势与应用场景。 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并充分发挥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优势,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典型案例评选结果以及往期典型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 1.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评选结果
2.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一
3.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二
4.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三
5.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四
6.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五
7.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六
8.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七
9.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八 10.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九 11.一起彩票网官方网站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撰写经验分享系列十